close



俗名:中華角鈍、剝皮魚
日文:モロコシハギ 皮剝

屬單棘魨科中 最單純的單棘魨



魚體高 側扁 略呈菱形 又是怪魚一枚

當然不用我再多說 越怪的魚越.....
好好好.....大家都知道啦~~ ㄏㄏ



口稍上位 吻上下緣線皆稍凹陷 使口呈稍突出
現在是怎樣~~嘟起嘴來~~裝可愛嗎~~ㄏㄏ
鰓孔位於眼後半部下方
好樣的 全身包的密不通風 就留這個通氣孔



腹鰭膜極大 且向後延伸
中央具一強棘 棘扁平向後彎曲 成鐮刀狀~~怎嘛~鐮刀也出現了~~ㄏㄏ



第一背鰭棘強 位於眼中央上方~~現在是怎樣~~有鐮刀 也有天線就對了~
現在知道為什麼叫"單棘魨"了吧!!



背鰭軟條與臀鰭透明 具黑細線形成的網紋 末端皆具淺黃色緣
臀鰭基部前後各有一斑



魚體表面粗糙 體色淺褐色 具深褐色斑點
身體有由褐色點構成的大塊橫斑
一條從眼後延伸至背鰭軟條前半部
一條從腹鰭膜上方延伸至背鰭軟條後半部
長的怪就算了 雀斑也不少~~還分兩區塊~~挖ㄌㄟ!!



尾鰭淺棕色 基部一寬黑縱帶 後半部二條細黑縱帶

該是揭開牠的廬山真面目了
脫掉她的衣服吧~~脫掉 脫掉 上衣脫掉....阿...是剝光牠的皮啦~~ㄏㄏ
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光滑 "皮剝"名號果然是晶瑩剔透~~ㄏㄏ





身體欠安的一個禮拜 昏昏沉沉
整個人軟趴趴的硬撐著工作~~原來我也會感冒~~唉..

午後還是到了再熟悉不過的市場
由於很沒有精神 所以連經過哪些魚攤 看到什麼魚 都提不起勁

當然故事都是這樣發生的~~ㄏㄏ~~好像都是老梗了~~但的確如此
位於中央區塊的魚攤 躺了好幾枚從來沒見過的怪魚

單棘魨???上前仔細觀看~~沒錯是剝皮魚
等等....既不是白達仔 也不像掃帚仔
腦海裡閃過[皮剝]....不會吧!!有那麼幸運

魚體呈菱形 且扁平 正是皮剝的外型
好樣的~~連只有在書上看過的皮剝都出現了~~一下子感冒好像不藥而癒
說起來真誇張~~當下真的精神都來了

不猶豫了 仔細辨識後 就是妳了~~跟我回去...ㄏㄏ

既然是剝皮魚 就是要仈光魚皮囉
使用刀尖 輕輕的在嘴後 劃上一刀
掀開皮後 慢慢的往後拉~~啪...的一聲~~粗糙的魚皮就這樣仈下來了~~
令一面也是如法泡製~~
忽然想到 之前再處理常見的白達仔 那種撕開魚皮的快感~~
像是在撕開絲襪一樣~~ㄏㄏ怎麼好像是A片的情節~~ㄏㄏ離題了.....

再來才是重點!! 非常重要的~~
就是皮剝的肝臟 最美味的所在

使用出刃的尾端 朝眼睛後方 垂直的剁一刀
沿著裂縫處 雙手慢慢的撕開 分離頭部跟魚體
內臟也隨之脫離腹部 當然可清楚看見那吸引人的肝臟~~嘿嘿

皮剝的肝臟 是很美味的 千萬別浪費丟棄囉~~

接著使用細膩的三枚分解 分解魚體
亮白的魚身 帶來的是扎實的感覺
順手薄片切了一枚 送進口裡~~靠...靠腰..靠腰~~這就是皮剝嗎~~ㄏㄏ
好樣的~~比白達仔更上好幾層了~~不用看醫生了啦~~ㄏㄏ

肝臟稍微湯霜之後 攪碎混在ぽん酢中 就是很美味的配料了

皮剝薄造刺身 佐肝泥ぽん酢~~消除疲勞解決感冒的良方~~ㄏㄏ心理作用
當然肝臟也可以變成主角~~皮剝の肝 山葵醤油が付きます~~超美味



經過一天的激情 回到家 馬上看了魚圖鑑 才知道
原來讓我的味蕾受到衝擊的 並不是"真皮剝"
只能算是皮剝的一種~~唉唉唉唉....
小可惜~~不過還是體驗到皮剝的美味了~~大開心~~ㄏㄏ.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スギ 的頭像
    スギ

    魚介 料理 知惠袋

    ス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0) 人氣()